欢迎访问富康医学官网!

医学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培训 > 医学文库
颈段脊柱的变形
发布时间:2023-01-11 浏览数:0

颈段脊柱的变形

一、椎骨变形

对一个成型的骨骼来说,其本身成分的定形与变形随功能性压力的方向而定,其增加或减少的质量可以反映出压力的大小。这就是WOFF定律。Fukada和Yasuda于1957年首次对骨变性进行了研究,并于1962年提出了有应力介导的生物电位是Woff定律作用的一个命令信号,且这些命令信号对骨细胞的活动及其大分子副产品的走向起着控制作用。1964年,Becker等提出了反馈控制系统理论,用以阐述骨构型的调控。这一理论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在骨受到机械性应力作用时可产生流动电位。椎骨依赖其先天性的构造来抵抗各种应力的作用。椎骨大部分是由网状结构的松质骨构成,外面包裹着一层坚硬的骨外壳。椎骨骨小梁形态呈片杆状结构,或称为束样结构。椎骨的骨小梁依据力线作用方向而排列。椎骨的轴向应力最大,因此垂直方向的骨小梁最坚固。这种按照正常应力轨迹方向而排列的骨小梁,发挥了它最大的生物学功能。水平走向的骨小梁起着侧方支架作用,防止垂直的骨小梁弯曲变形。但骨作为一种弹性物质,在轴向应力的作用下,可以引起变形。椎骨变形的程度取决于脊柱的弯曲、椎骨的弯距以及椎骨的弹性系数。如果轴向应力与骨小梁的方向平行,则导致的椎骨变形是对称的。对称性的变形会引起一个极化场的平衡,不会发生再塑形。反之,若轴向应力与骨小梁的方向不平行,形成一定的角度,那变形就不对称了。这种不对称的变形会产生一个不平衡的极化,也就是存在了应力差。这种极化被称为运动电流。在流动电位介导下,骨可以发生生长或者再塑形。这可以解释颈椎(脊柱)的病理性改变。现已证明,椎骨的骨赘、唇样变、骨刺以及小关节的融合等均为颈椎(脊柱)的各种异常应力所导致的椎骨表面正负电荷发生变化,引起相关的成骨和破骨活动,直接导致椎骨上的增生损伤性改变。

二、椎间韧带变形

韧带大约2/3的重量是水,剩余部分的3/4是胶原,其中90%以上的胶原组织为Ⅱ型胶原。这些胶原纤维被横向的链状胶原和弹性蛋白束缚在一起。尽管胶原的性质很稳定,但也会逐渐发生退变,被其他组织取代。除了弹性蛋白外,大约0.5%的韧带干重部分是葡萄糖胺聚糖。葡萄糖胺聚糖可与水分子结合,以维持韧带的粘弹特性。大部分骨连接韧带呈条索状、片状或囊状结构。显微镜下观察显示,韧带是由单个纤维构成,纤维间相互平行延续,大量的纤维在一起聚合成为更大的纤维束。这些纤维束由众多的胶原合成细长扁平状的成纤维细胞或纤维细胞紧密排列所构成。组织切片显示韧带为规则的、由波浪状细胞和基质所构成的组织细胞,组织学将之称为“皱褶”的矩形结构。这种呈皱褶状的组织结构在韧带拉伸和收缩时充当减压器的作用,与韧带的机械力学功能关系密切。然而,当皱褶被拉伸超过其生理限度时,将发生不可逆转损伤,此时,韧带的力学结构将受到破坏。体外实验研究表明,韧带的载荷—变形,曲线是非线性的。韧带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是它的粘弹性,而粘弹性有取决于损伤的时间和病史。在韧带变形达到6%~8%时,其胶原纤维的力学结构可发生破坏。而弹性纤维则可耐受最高达200%的拉伸变形。同样韧带的大小、形状以及载荷速度等都可影响到韧带的强度。另外,韧带的弹性能力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弱。

三、中枢神经系统变形

大脑、脊髓、硬脊膜、神经根和血管都是随机可塑性的组织结构,它们与椎管及其自身组织结构之间都存在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神经系统各个部分的组织结构和具有在三维空间六个自由度上运动的头脑、脊柱和骨盆等,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力学载荷系统。当其正常有效地发挥其生物力学效能,完成生理功能时,人体就处于正常的健康状态,反之意味着病变。研究证实,椎管长度的改变总是伴有脊髓的相应变化,脊髓的皱褶和伸展机制可以满足从脊柱完全伸直到完全屈曲所需的70%-75%的长度变化。其余的生理活动的极限部分,由脊髓组织本身的弹性变形来完成。脊髓在长度改变的同时,同样伴有其截面积的变化。脊髓在受压时,截面积增大;在拉伸时减小。当脊髓从完全屈曲转为完全伸直时,其截面积从类圆形变为椭圆形。脊髓各部分的活动幅度有很大差异,后脑和延髓为0.8-1.4cm,颈髓为1.8-2.8cm,胸髓为0.9-1.3cm,腰骶段为1.0-2.0cm。由此可以看出,活动度最大的是颈髓。颈段脊柱具有较大的活动度,就要求相应节段的脊髓需要有与脊髓同样的生物力学性质,以适应较大的变形。神经组织能够形成皱褶并能展平,所以神经组织本身就具有变形能力。这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之一,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变化。脊髓组织的这种变化不仅肉眼能够观察到,利用显微镜还可以看到细胞水平的变化。这种运动变化是脊髓节段和椎体运动单位相互协调一致的结果。每个脊柱运动单位构成了正常脊髓节段的皱褶和伸展。当脊柱功能单位运动发生障碍时,相应的脊髓节段也会出现相应的应力改变。颈椎在做轴转动和水平移位时,椎管内的有效截面积也在不断地变化。脊柱的前屈和后伸对脊髓的变化有很大影响。显微镜观察显示,在后伸位脊髓圆柱状的轴形体呈波浪状,而灰质呈不规则状。脊髓皱褶发生最多的是下颈段的背面。完全后伸时,脊髓圆柱状体可形成明显的水平状皱褶区,但并不影响脊髓的运动功能。颈椎在前屈至最大限度时,脊髓的组织结构被拉长,以使整条脊髓中呈波浪状皱褶部分完全伸展变直。随着体位的变化,脊神经也会出现皱褶和伸展。神经根与脊髓脊柱紧密相连,脊柱前屈时,后部椎间隙增宽,椎间孔增大,脊髓随着各自的运动单位伸展,神经根丝被拉直,脊髓上褶皱消失,变得光滑平坦。这时脊髓向腹侧屈曲,以适应神经根丝的变化。颈椎后伸位时,硬脊膜出现皱褶,神经根和神经根袖松弛,神经根袖和椎弓根发生松弛接触。随着颈椎后伸幅度的增大,颈髓被进一步压缩,其截面积增大,神经根之间相互靠拢,神经根袖也松弛变短,截面积增大。脊神经的神经节较坚韧,不易弯曲,很难发生变形。软脊膜紧贴在脊髓与神经根表面,在脊柱运动时,软脊膜的变形与脊髓和神经根相适应。

选自(胡进江《定向正骨治疗疑难症》讲义)

QQ截图20230104103732

《定向正骨法(胸、腰、骨盆和肩周关节)技术传承培训班》

主讲内容:

1、独创的腰椎病“弓弦效应”最新理论与临床实践;

2、腰椎病特殊诊断检查及治疗方法;(冲击椎间盘回缩,  松解挛缩组织;矫正脊柱侧凸旋转;激活脊柱整体经络感传效应

3、骨科四大难症特殊治疗方法:(1)椎体滑脱~~~空腹冲击法;(2)强直性脊柱炎~~~三步松解法;(3)骨股头坏死~~~松筋四部法;(4)外伤性截瘫~~~骶前叩击法;(5)骨盆不正~~~抬腿压盆法、(6)肩周炎~~~四步法;(7)腰椎滑脱~~~二步法;(8) 腰椎间盘突出~~~三步法;(9)骶髂关节~~~三步法;(10)膝关节炎~~~一步法。

培训时间:长期举办

培训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西流亭村A区1号楼

培训费用: 3880元(含报名费200元)、食宿自理、统一安排。

教学模式及证书:

1、胡进江教授亲自教学,上午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下午手法学习。

2、报道时交1张一寸免冠照片,颁发由胡进江教授签名的定向正骨法技术传承培训结业证书。

3、可携带疑难患者由胡进江教授现场诊断与病例分析。

咨询手机\微信:15600256977\13520314457 \ 13276392863(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