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富康医学官网!

医学文库

当前位置:首页 > 交流培训 > 医学文库
臀上皮神经损伤发病原理与治疗机制
发布时间:2022-09-09 浏览数:0

臀上皮神经损伤

臀上皮神经损伤, 在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占有重要位置。 我们通过对急慢性腰痛病 人的临床观察、 研究,发现腰部急性软组织损伤中,约有 40~60%是臀上皮神经在走行 中 移位,中医称之为 筋出槽,经施手法治疗, 必要时配合药物, 能收到满意疗效。

 

一、 发病机理探讨:

根据解剖特点, 腰神经的后枝分布于腰低部的骨、 关节、 韧带、肌肉和皮肤。 臀上 皮神经为1~3腰神经后枝的外侧支发出, 在骼崝上方穿过背肌而布于臀部皮肤,在尸僵前裸眼可见神经行径中沟槽司感觉。 劳动时, 尤其是身体左右旋转时, 易使此神经在骼 崝下方一段在走行中损伤, 发生微细解剖位置的变化, 偏离原位而成 筋出槽 。

臀上皮神经离位后, 走在 槽  外, 使神经本身及周围软组织造成无菌性炎症, 充血、 肿胀, 慢性者可使神经变粗、 变大,触之钝厚。 根据有关方面对该病病理的初步研 究, 发现慢性期以臀上皮神经的变性和再生为主要病理改变, 而以粗纤维(有鞘纤维) 改变较明显, 细纤维(无髓鞘纤维)改变不大, 粗纤维变性之主要表现为髓鞘(许旺氏 细胞鞘及髓鞘)消失, 轴突裸露, 外包结缔组织。 再生表现为纤维化, 结缔组织增生, 整个神经干变粗。

弯腰和端坐时背部皮肤紧张, 局部张力增大, 加重了对臀上皮神经的刺激, 尤其在

急性损伤离位后可产生较剧烈的急性腰臀部疼痛,另外, 由千移位创伤及炎症刺激通过脊神经后枝传入中枢造成反射性下肢疼痛,病人常感腰部和患侧下肢串痛(疼痛多不过膝),部位较深在, 区城模糊。

若将患侧臀上皮神经部位用2%娠佛卡因局部阻滞, 其疼痛及反射痛均可同时消失。

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人, 多数骼崝发育有缺陷, 站立或端坐时骼崝高耸、 外翻,骼蜡 下方内凹明显。 根据力学道理, 前弯腰或身体左右旋转时, 有一分力促使愕上皮神经与 其下剥离, 不利千平复。 所以, 治愈后在某种外力作用下常易复发。

QQ截图20220908083131 

二、 临床表现和诊断:

绝大部分病人有腰臀部 闪 疼痛, 急性期疼痛均较剧烈。 可有下肢牵扯样痛, 但多不过膝。 弯腰受限, 起坐困难, 由端坐位改直立位时(或由直立位坐下时),感觉腰部 用不上力,多不能直接站起或坐 下,需人搀扶或双手扶持其他支撑物方可站起。

双拇指触诊检查: 在骼崝中点直下3~4厘米处的软组织内(皮下)可触及一滚动、高起的“绳束样“ 物, 触压时病人感到痛、麻、 胀难忍。 急性期,仔细触摸时可找到该物原位之沟痕, 其周围组织显松软、 钝厚,示局部肿胀。 慢性损伤者该部位也可触到一“绳索样“ 物,但较粗、 厚, 活动幅度大,压痛及胀麻现象较轻,多数不易触清原位之沟痕。

一般检查;臀上皮神经损伤对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受限, 但无神经根性体征。

依据病史、 症状及局部体征一般诊断不难。 有时合并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或梨状肌 损伤, 应做全面检查。

 

三、治疗:

按臀上皮神经表面投影或压痛点行手法复位, 必要时辅以药物封闭治疗。

1、手法复位法: 病人端坐千方凳上, 两脚分开与肩等宽, 两手扶膝上, 医生正坐千病人之后, 用双抇指触诊法按到异常滚动或高起的 绳索样 物后,再触清原位的 沟、 痕。 一拇指将其向上牵引, 另一把指使之按于原位, 再顺向按压。 双拇指触诊巳平 复,手法即毕。

2、药物封闭法: 在患侧骼崝中点下,用双拇指触诊法找到臀上皮神经并标记, 常规皮肤消毒后, 用6%号注射针头,按标记向与骼骨面垂直方向刺入, 针尖顶到骼骨后稍退出一点, 推药二分之一最, 再换方向在周围浸润却可。

药物处方如下: CD 2%奴佛卡因4亳升于醋酸强的松龙12.5毫克, 每隔5天一次,2~3次为一疗程 @0.5%奴佛卡因6毫升+维生素B12200微克,气隔3天一次,2~3-1􀀁0-次为一疗程@25%葡萄糖液8毫升+2%奴佛卡因2亳升,每隔3天一次,2~3次 为一疗程。

        3、 嘱病人三日内勿作腰部剧烈旋转活动,以防复发,适宜卧床休息。

 

四、预后:

1 凡急性损伤者,诊断正确,施手法后,症状、体征多立即减轻或消失,经1~2次治疗可愈。

2.慢性臀上皮神经损伤,可使神经变粗、变大,配合药物治疗症状可锐减,但腰部 酸痛不易去除。必要时可行手术将臀上皮神经骼蜡一段切除,腰痛可消失。

3.臀上皮神经损伤病人,多数骼峭发育有缺陷,不利该神经的平复,在剧烈活动 (如用铁揪劳动、插稻秧、割麦子、用锄刀割草等劳动)前,作适宜的腰部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准备活动,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措施。

选自冯天友讲义(仅供参考)

QQ截图20220830085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