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部分筋法
1、左臂分筋法:病人坐起。医师站在病人的左外侧,握起病人的手腕,按以下各式施治。
第一式:用右手四指捏住病人左腕,大指扣住病人手腕背面,食、中指反扣病人手腕正面,用左手将病人的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住,向里往复合转数次;同时用捏病人手腕的右手大指,分拨病人左腕骨背面的筋。
往复合转其手腕部位的筋。此部的筋,上通于肘、臂,下达于五指,将此部的筋拨动,则全臂的筋均动。
第二式:病人左臂拳起,手向上扬,用右手将病人左臂肘扣住,以大指扣曲池部位的筋,食、中指扣住肘后的筋,用左手大指合住病人左手腕背面,食指和中指合住病人左手腕,向里往下合拨,用大指向下压,食指和中指同时趁势向上挑,使病人手掌向上仰。
第三式:右手位置,同第二式不变,随即往外仰拨,用左手仍捏住病人腕骨,大指顶住病人手背的中指掌骨往里压,食、中指扣住脉门,使病人的手勾起往外仰拨。
照此二、三两式,仰、合、里、外、上、下分拨三至五次。
第四式:病人左臂成曲平伸,用左手握住人左手腕,手心对病人腕背,大指扣住病人的虎口,食指和中指扣住病人的脉门,用右手食、中指捺住病人左肩头,用右手大指扣住腋下前面的筋,分拨三至五次。此部的筋,上通肩胸,下达于肘内侧,拨动此部的筋,使胸、肩、臂部的筋均动。
第五式:左手仍照第四式握住病人的左手腕,右手大指扣住病人左肩头,食指和中指将腋下后面的筋扣住分拨,循肱骨外侧面的筋,一手一手地往下分拨至肘端止,如是三至五次.
一手仍握腕,一手拨动腋部后面的筋,随即一手接一手,顺其筋势,循臂外侧拨至肘端。此部的筋,上通于肩、背,下达于臂、肘,拨动此部的筋,则肩、背、臂、肘的筋均动。
第六式:左手仍握住病人左手腕,用右手大指扣住病人左肘下外侧面(离肘端约寸间)的筋,同时食指和中指扣住肘下面与大指相对处,大指向下扣拨,食指和中指向上仰拨,顺其筋脉,一手一手的向前仰合分拨,大指至列缺部位止,同时食指和中指与大指相刑处止。分拨时,病人五指均有感觉摇动。因所拨的筋,均与五指相通。
一手握腕,一手用大指将肘下外侧部位的筋,一手接一手地分拨。此部的筋,上通于臂,下达于指,分拨此部的筋,则各指均动。
第七式:病人左臂反仰平伸。用右手大指顶住病人左手掌背面中指的骨节,食指和中指合住病人手掌及腕骨右侧面。用左手大指往里推,食指和中指往外合,使病人的手掌成为向上往里仰勾,与肩头相对。同时用左手的大指,推住病人左肩井上通项的大筋,食指和中指扣住背后靠扇子骨处。同时用右手将病人的左手往外抻,左手扣住病人左肩的筋往后推,使病人左臂反仰,将其手臂筋抻开。
一手合腕,以大指顶手背,一手按肩井部位通项之大筋,使其臂反仰、平伸,而抌技之。此式为枕校其臂全部的筋。
第八式:右手仍照第七式顶住病人左腕骨(位置不变),随即将病人左手翻过,使病人手往下垂,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按住病人左肩头,以大指按住肩头骨节处的筋,用右手将病人的左臂向前后往来摆动。同时左手大指分拨病人肩头骨节处的筋。
握腕之手,将其手翻过,一手用大指按住肩头骨节处的筋,握腕之手,将其臂前后往来游动。按肩头骨节处的大指、并按拨其肩与臂相连的筋。如抌技肩部,必须游动其筋,方能活动,易于分拨。
第九式:右手仍扣住病人左手腕骨(位置不变),用左手大指扣住病人左腋下前面的筋,食、中指扣住肩并部位,用右手仍扣住病人手腕,交其臂向后反措二三次,以病人的左臂能反措到右面软肋下为止。但不可勉强,如遇臂有病不能曲伸,或半身不遂者,以能反措到何处,即到何处止,渐渐筋脉舒开即反捎到软肋下。
一手仍握腕如前式,一手大指插于腋下,食、中指扣肩并部位,将其前面的筋扣住,握腕之手,将其臂向后反措一至三次,以枕校其臂部,与腋前通胸部之筋。
第十式:病人的左臂成直平抻,再照四、五、六式重作一遍,即用右手捏住病人左腕,用左手的食指及大指,将病人的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顺次拈拨;同时用右手大指,亦川页次拨弄左手腕背面与指相连的筋。
一手握腕,一手拈拨其指,由大指起,顺序至小指止。拈其指,使其腕肘之筋均动。
第十一式:用右手握住病人的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左手握住病人的食指和中指,以两手大指扣住病人的左手掌背面,颠抖病人的左臂,舒其筋络。
两手分握其四指颤抖之,以活动其全臂及胸、肩、背的筋。
第十二式:用右手反捏住病人左手腕,用左手大指托住病人左臂腋下前面的筋,以虎口、食指和中指托住左腋下全部及后面的筋。用右手将病人左臂向后反背过腰,以能措过至右边软肋为止,如是三至五次。但切不可勉强,遇手臂不能屈伸,或半身不遂,以能反捎到何处,即止于何处,渐渐筋脉舒开即能反措到软肋下。
一手反握其腕,一手叉开,托住其腋下全部的筋,握腕之手,将其手反背,以抌技其臂、肩及胸、背等部的筋。
第九式与第十二式的手法虽似相同,但实际上手法姿势迥异。第九式左手大指扣住病人左腋下前面的筋,食、中指扣住肩井部位,系由上往下之势。故曰“扣住”。第十二式
“左手大指托住病人左臂腋下前面的筋,以虎口、食指和中指托住左腋下全部及后面的筋”,系由下往上之势,故曰:“托住”。望读者注意。
第十三式:左手握住病人左腕,用右手大指扣住病人的左肩井部位通项的大筋,食、中指拨按住病人的肩子骨,将扇子骨向上扳起。同时左手握住病人左腕,将病人左臂卷起使手掌微仰,拎起,从胸前循右上方,即将病人的手掌往外翻,向外绕转,循左下方徐徐转至肋下间,随即顺其势,经胸前,向右上方复绕转作环形,如是二三次。
一手将其扇子骨升起,一手握腕,将其臂绕转,以抌技其臂、肩及胸、背等部的筋。
第十四式:仍用左手握住病人左腕,向右下方扬起,用右手掌按住病人脊骨第一椎旁左边的大筋,慢慢往下推按,至第十四椎旁左肾俞为止,一次或三次均可。
仍用一手握腕,将其臂向前方扬起,此系将臂全部的筋技起,再用一手手掌,按住脊骨第一椎旁的大筋,向下缓缓推按,至肾俞部位止。
第十五式:用右手扣住病人左肩头,左手托捏腋际的筋,命病人将左臂扬起,由头顶摸右耳(如左臂上举不能正常者,加用此法,否则不必用)
一手叉开,合扣住肩部的筋,一手叉开,托捏其腋下的筋,命其扬臂,由头顶往下,用手自摸其耳。此式必须将其臂根合住,方能上扬,以抌技臂部的筋。此为手臂不能上举者必需之治法。
1、右臂分筋法:与左臂分筋法的手式相同。病人仍为坐式,医者立在病人的右外侧,握起病人的右手腕。依照左臂分筋法的手式,进行操作。参阅左臂分筋法的各式及附图,不再赘述。
以上为臂部分筋法全部手式及其说明。因其部位较小,筋络较细,故施治时,合转其手腕,则全臂之筋均动。再按式分拨,拨筋则筋动,筋动则气通,气通则血活。血活则筋得养,再抌技之,以舒其筋络,筋络舒开,气血和畅,筋得气血保养,其筋即渐渐舒长,弹力即能回复。其施治手法,宜按其手式之次序用之。如其臂作痛,不能上举,而其筋不拘者,可用第十五式。如其筋已拘,是式暂不可用,待其筋舒血活,方能用之。
选自(张官生《道家脏腑点穴推拿引导》讲义)
《道家脏腑点穴推拿导引法精讲班》
主讲内容:
第一节 脏腑点穴疗法:
1、整体疗法:(1、温通四肢法2、推按背部法3、点通任脉法4、引气归原法:5、彧中与阴陵泉齐放法6、带脉与三阴交齐放法7、放腋下法8、华盖、膻中、气海、关元压放法9、调治督脉法)
第二节 治任脉督脉各穴要点:
1、治胸腹部、任脉要点:2、治腰背部、督脉要点:
第三节 分筋法:
1、臂部分筋法:(1、左臂分筋法:1、右臂分筋法:)
2、腿部分筋法:(1、左腿分筋法:2、两腿合治:)
第四节 点通三阴三阳法:
1、点通足三阴三阳法:2、点通手三阴三阳法:
第五节 机动组穴点穴法:
1、升津法:2、放水法:3、放腋下法:4、治痰厥气闭法:5、涌泉穴治法:6、大敦、公孙、金门、足三里四穴治法:
培训时间; 长期举办、每月一期
培训地点: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西流亭村A区1号楼
教学模式:
1、实操进行对练为主,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每期限制10名。
2、报道时交两张1寸免冠照片及身份证复印件、颁发结业证书。
3、学费5880元/人(含报名费200元);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咨询 手机\微信:15600256977\13520314457 \ 13276392863(陈老师)